■名詞解釋:代整治
  沈陽市和平區推出的一項民生服務,當遇到影響居民生活的切實問題,而應該負責的產權單位無法履行維修、養護職能的,由和平區城市協同監督指揮中心(下文簡稱:協同中心)負責協調產權單位維修,產權單位確實不能維修的,在經過嚴格的測算後,政府出資、出人代替產權單位進行維修工作。
  本報訊(華商晨報 華商響網記者 楊侖)老百姓過日子,最愁的事是啥?
  昨日,和平區公佈了2013年代整治工作解決民生問題的數據,下水堵塞、井蓋破損丟失、上水不暢通、樓道設施破損和屋頂漏水分別排在了前五位。
  從數據顯示可以得知,棄管小區的居民最不省心,需要解決的問題占到總數的50%以上。
  去年一年,和平區共投入經費500餘萬,解決民生問題2130件,辦結率達到100%。
  以投訴問題劃分,下水問題最嚴重
  下水堵塞
  840件,占總數40%
  主要原因:
  沒有對化糞池進行定期清淘
  從彙總的統計表上可以看出,下水堵塞、井蓋破損、上水不暢通、樓道設施破損和屋頂漏水排在民生問題的前五名。
  其中,下水堵塞共840起,占到了全部辦結問題的40%,顯然是居民們最頭疼的問題。
  下水問題一直是高發問題,尤其是老舊小區問題突出,主要表現在下水管線老化塌陷、堵塞導致返水,嚴重影響居民生活環境。
  據業內人士介紹,關鍵的環節在於定期對化糞池的清理。
  井蓋破損丟失
  361件,占總數17%
  主要原因:
  老舊小區井蓋早已不堪重負
  很多小區設計、建成於上世紀八九十年代,以當時的標準和預案,井蓋根本不可能會承受如此多的車輛碾軋和停靠。
  上水不暢
  315件,占總數15%
  主要原因:
  管道內部有漏點
  上水不暢共315件,產生原因主要是管道內部有漏點,不是密封狀態的管道在上水過程中會損失一部分壓力,導致頂樓居民水流小甚至沒有的情況發生。正常樓內管道的更換維修同樣歸屬產權單位,也有的居民為了美觀,裝修時將管道埋在牆壁、櫥櫃裡面,導致不願意進行維修的情況發生。
  樓道設施
  242件,占總數11%
  樓道設施破損包括樓梯破損、單元門損壞或樓道玻璃丟失等。
  樓頂漏水
  140件,占6%
  集中在頂樓居民,在雨季或是開春冰雪融化,漏水問題集中。
  落水管
  77件,占4%
  指由樓頂向樓體的外排水管,存在缺失、破損、老化等問題。
  其他問題
  150餘件,占7%
  包括擋光、路面破損、小區建築垃圾……
  以街道劃分,老舊小區問題多
  南湖街道:下水問題最多,105件
  下水問題南湖街道問題最多,其次是南市場街道辦事處和渾河灣街道辦事處,分別為101件和100件,“這可能是跟上述地區老舊小區偏多,設備年久失修,以及沿街商戶較多,其中個別商戶違規向下水排入油污有關。”
  北市場街道:井蓋問題最多
  北市場街道辦事處、新華街道辦事處的井蓋破損類反饋分別是51起、49起,兩地由於多種原因,導致平時車輛較多,因此井蓋破損類問題增多。
  西塔街道:落水管問題最多
  落水管問題,由於設計缺陷導致該問題主要集中在西塔街道辦事處轄區內,由於該問題單個案件均低於2000元以下,為街道辦事處集中處理。
  南湖街道:樓道設施問題最多
  樓道設施破損最多的是南湖街道辦事處,共30起,屋頂漏水各辦事處均為一二十起上下,差別不大。
  南市場:上水問題最多
  上水不暢問題以南市場辦事處轄區居多,共42起。
  棄管小區投訴超半數 投入500萬解決問題
  像類似的案例,是協同中心的工作人員們每天都要面對的,其中最頭疼的就是棄管小區。不是無法找到產權單位,就是無法理清責任單位到底是誰。在去年總共2130起民生問題中,棄管小區問題達1179件,占總投訴率50%以上。
  昨日,和平區城市協同監督指揮中心主任王純介紹,去年全年針對民生問題,和平區共投入經費500餘萬元,其中代整治解決問題2130件,協調產權單位解決問題2255件,辦結率達到了100%。“可以肯定的是,明年我們仍然會繼續為轄區內居民提供服務,解決百姓生活中遇到的問題。”  (原標題:下水、井蓋和上水排前三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zc91zcbcp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